观点|“内卷”与“加速”被滥用的背后

梦貘 2020-11-30

最近“内卷”与“加速”这两个词在网上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颇有成为烂梗的趋势。

昨日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说“内卷”的被滥用(被用来发泄情绪)导致我们失去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即,大家在沉浸在使用这个词发泄情绪时,就会忘了去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而“加速”的被滥用则谋杀了一个表述精确而独到的词语。

我看了之后深以为然,遂转发给一位友人。但友人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友人的看法主要如下:1、“内卷”的大量使用,是一种现象描述而不是单纯的情绪发泄。2、“加速”这个词的大量使用是其被赋予了新含义,不能叫“谋杀”了这个词。

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内卷”与“加速”被大量使用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从本质上讲,这两个词的大量使用,其实就是学术用语的“梗化”。那“梗”是什么呢?就是网友对某件事情的调侃。我认为网友调侃某件事情的动机有两种:一是单纯觉得某事有趣,比如葛平的“人群之中钻出一个光头”即属于此类。二则是讽刺,是由于觉得某事不合理而表达自己的态度,比如“群张维为”。第一种调侃的目的是觉得这件事有趣,想要传播出去,但第二种调侃绝不是想让人一笑了之或者无奈叹气的。我认为,第二种调侃的目的是让“梗”起到一个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讽刺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到事情的不合理性,进而推动事件的解决或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启发人民思考,推动社会进步。

一个健康的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理应如此,而且从这个思路出发,“内卷”与“加速”的大量使用也没什么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呢?就出在“我大清自有国情在”,也就是说,在梗之外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很难有存在的空间。于是梗的舆论监督作用就被斩断了。只有梗的流行而没有背后的思考,于是漫天飞的烂梗不但没有成为社会进步的推手,反而消解了大家的情绪,转移了大家的注意,让大家在玩梗的不亦乐乎中忘记了深究原因。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梗便成了“奶头乐”。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公共平台对待深层思考不友好,你也可以自己思考嘛。话是不错,就是有点太过理想主义了。在这个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挤出宝贵的休闲娱乐时间来系统的思考一件事的合理性的。就算有人愿意思考,也很可能会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性而走入偏颇。而梗本身只是以荒谬的形式展现一件事,并不提供任何论点和额外的信息。

我的恩师曾经说过,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是需要思想的碰撞的。没有1787年费城的那场巨大的争论,就不会有美国今天的政体。每个人都有局限性,这是固有的切不可摆脱的,所以圣贤鼓励我们要谦逊。但交流却可以相互启发,扩大思维的空间,减少这种局限性所造成的损害。就这点来说,相互交流是有必要的。

大家对梗的解释多种多样,并且由于缺少对立观点的启发而一意孤行,造成了当今社会观点的割裂。比如讽刺婚姻中女性地位低下的“两吨水”、“绞肉机”成了恶臭男权强调自己地位的工具,讽刺不合理的出版审查制度的“杭州不动产”也成为了看客们为铁拳高唱的赞歌。诚如罗翔老师所言,不要在你看中的观点上附加太多不着边际的价值,要接受对立观点也有其合理性这一现实。但现实是我们失掉了这种相互交流。原因有很多。快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留的思考时间越来越少当然是一个,但还有其他原因。引用某博主的一句话:“想要把问题解释清楚,就要说的透彻,但说的透彻就会炸号。”

“内卷”刚开始被作为一个梗流传开的时候,始作俑者一定是出于社会公义,或者说,这个梗应该会发挥这个作用。但在特殊的国情下,却只能让大家互舐伤口,报团取暖。

人是感情动物,报团取暖并没有什么错,但在报团取暖,互舐伤口之后却无力改变什么,那抱团取暖就显得有些悲哀了。有人作恶,骂他“你妈死了”固然能解心头之恨,但对改变现实,伸张公义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罢了。

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理性思考得来的办法。

人是有惰性的。尾椎骨长期不用就退化了,脑子也是。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是会慢慢丧失思考能力的。(避免丧失思考能力,也是我坚持写文章的一个原因)而烂梗的流传(处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让人只看到现象而不深入思考)是对这种过程的推波助澜。更可怕的是,梗玩多了甚至有可能导致荒谬行为合理化。就像戏剧让人相信古代的皇帝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一样。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通俗的说就是,见怪不怪了。

当然,我不是在反对“烂梗”的流传。尽管梗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效果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它毕竟是一个监督渠道。每当有一个新梗的出现,就说明人们对不合理的事物仍然具有敏感性,没有麻木。而且,梗的流传或多或少会引发一些人的思考。

因此我要批判的并不是梗本身,而是一种言论审查制度。

从这个角度看,那篇文章中把“梗的流传使人丧失了一种视角”单纯归因到个体头上,是不合适的。

而“加速”这个词被谋杀了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就像“公知”被污名化后就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表达它的原意一样,一种微妙而独到的表述消失了。

我并不是一个支持复古的语言原教旨主义者。对于新词的出现,我是百分百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但对原有词的意思做出改变,比如将原意是“两人共同执政”的共和赋予“当今世界以美国体制为代表的一种政体架构形式”,则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这样实际上是杀死了前一种意思,或者至少也是模糊了。

一种语言,如果不被运用,便会很快消亡,词语的意思亦然。

我认为语言的精度决定了思考精度。因为一定意义上来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事物思考起来也会有困难,这就是为什么科学越发展专有名词越多。一个反例就是当代汉语中的“左”和“右”,因为可以表达多种立场,所以当我见到这两个词的时候,就会迟疑一下:这个词背后表达的到底是哪种意思?再比如为了强套马克思五段论而给“封建”套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给历史初学者造成了很多困扰。周玄毅说的“细腻本身就是一种挑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共和”的古义今天已经用不上,那尚可以说是语言的演进,那“公知”的原意呢?也该消亡么?

如果像这样一词多义的“口袋词”越来越多,必将会影响思考的速度和精度。这对思想的发展来说,是灾难。比如说官方为了消解“打工人”的消极含义而强行为其赋予正能量的含义,就消解了这个梗中的讽刺和监督意味。

所以我坚决反对随意将旧词赋予新含义的做法。

以上。

表情预览
0 条评论
关闭评论 通知中心
Artalk Error网络错误,无法获取评论列表数据
点击重新获取
本文阅读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