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糟粕

梦貘 2022-05-26

前言: 嗯,我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深夜要写这篇文章,可能算是一个感慨吧。

要说中华文化,其中优秀的部分有很多,比如谦逊,比如尊老爱幼,但其中的糟粕也不少。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今天我要来说一说中华传统糟粕文化之一:酒桌文化。

一般来说,成年的中国人,很少有不喝酒的。就算声明自己完全不会喝,可能也会在大家玩的开心的时候被强行劝下去几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喝酒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成人”的象征。当然这里的“成人”不是什么褒义词,是《小王子》里面说的那种“长成了无趣的大人”的意思。

我并不反对所有的喝酒行为,因为我自己高兴的时候也会小酌两杯。我所反对的是那种以劝酒为表现的酒桌文化。

酒的属性应该是“清”的,而酒桌文化所表露出来的特质却是油腻的。酒桌文化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呢?是一种黏黏糊糊的人际关系。

劝酒行为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身份证治:如果你喝酒了,那你和我们就是一路人。一个表现就是:哪怕你不能喝酒,也要“以茶代酒”。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是酒呢?喝茶不能是单纯的喝茶吗?而如果你不喝酒,在饭桌上他人觥筹交错的时候,就会有种被排斥的感觉。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活该嘛,大家都喝酒,就你特立独行,活该被孤立。其实这句指责背后的逻辑就很油腻,是一种乌合之众的,不尊重人、没有边界感、道德绑架的表现。

怎么说呢?首先,大家都喝酒当然也不意味着喝酒就是一种政治正确,就像纳粹德国时大家都在杀犹太人也不说明杀犹太人是正确的一样。

其次,每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都应该被尊重。喝酒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快乐的事,然而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喝酒更会令他们快乐。所以劝酒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行为:明明那个人已经基于各种原因决定不喝酒了,你还要越俎代庖,质疑他的决定,并且替他认为他应该喝酒。这不是一种很荒谬的逻辑吗?我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肆意的批判你做出的决定都是“不明智”的吗?喝酒的人是一个独立的有判断能力的个体,不喝酒的人也是,每一种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再其次,每个人和人相处的舒适区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觉得劝酒而已,玩儿嘛,何必那么认真,而有的人却会觉得这是一种冒犯的表现,所以在别人明明不想喝的情况下,强行劝酒,也是一种没有边界感的表现。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劝酒的人都能成功:因为被劝酒者总会由于“给我个面子”、“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等理由最终屈服。但你不觉得这其实是一种道德绑架吗?

我在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谈事儿总喜欢吃饭,而吃饭又一定要喝酒。通常的说法是吃饭的时候喝一点酒有助于暖场,以便让后来的商谈更加顺利。

其实这种说法也是没错的,喝酒能让人有一种晕晕乎乎的感觉。而在晕晕乎乎中,规则、边界等各种边界也就模糊了。

有的人喜欢借酒浇愁,其实就是想借醉酒后产生的幻觉来逃避冰冷的现实,所谓“喝醉后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酒和宗教一样,给人制造幻觉减轻现实带来的疼痛。可以说,酒就是一种实体的宗教。

所以本来不慎熟悉的人,由于酒精的作用,也可以放下心防,暂时的成为“密友”。这也算是一定意义上的“酒后吐真言”。

然而,喝酒真的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吗?我不敢说绝对不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都是不行的。因为从认识一个陌生人,到和ta成为密友,其实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的,要相互欣赏,相互磨合,这个过程甚至可能会经过十几几十年。而喝醉后和别人关系的拉近,其实只是酒精作用下制造的一种幻觉罢了。酒精这种外力强行让人放下戒备,对别人敞开心扉。

然而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首先,最基本的来讲,大量饮酒伤身。其次,人醉到一定程度其实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甚至可能醒来后会追悔莫及。所以在醉酒的情况下和别人敞开心扉,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通过酒来拉近感情,只是一种偷懒和逃避罢了。

其实喝酒能助兴,这也没错,高兴的时候小酌两口,或者狂歌痛饮,是一件很潇洒的事儿,所以我说酒给人的感觉是“清”的。但千万不要把因果搞颠倒了,是因为开心才饮酒助兴,而不是要靠饮酒来让大家开心。

我在开头就说了,我并不是反对所有的饮酒,朋友间喝着玩儿,闹一闹并没有什么,我只是很烦那种一定要强行劝酒的爹味酒桌文化。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冲到某个酒局上去颐指气使,当个什么道德导师,毕竟愿意怎么生活还是大家自己的事情。我只是想指出一个微小的事实,那就是每一个个体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以及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喝酒可以,自愿就好。

喝酒只是喝酒,它并不能成为衡量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标准,也不能成为谈事情的催化剂。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走得太快容易摔倒,吃得太快容易噎死。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自由快乐的喝酒。

本文阅读量: